来源:果珠彝族乡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:2024-07-23
果珠以地形得名。地名由来有二:一说当地有两块溶蚀洼地,形如猪拱凹状,称拱猪麻塘,以此得名拱猪坝,后雅化为果珠;一说坝中凸起一小丘,像一颗珠子,赞为“明珠”,故在丘上赶场,昔称颗珠,今演变为果珠。
果珠清雍正七年(1729年)至宣统三年(1911年)属下南靖远里第二甲,民国二年(1913年)属下南区团,二十三年(1934年)属第四区颗珠乡,二十九年(1940年)设果珠乡,辖7个保94个甲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,1950年属第四区果珠乡,1952年属第八区果珠乡,1958年属太阳公社果珠管理区,1961年属大湾区果珠公社,1970年属大湾公社果珠大队,1984年设果珠区,1988年撤区设果珠彝族乡。
果珠彝族乡位于镇雄县东北部,东接以勒,南临林口,西抵尖山,北连大湾,乡政府驻地距镇雄县城38公里,国土面积90.89平方公里。地貌呈脉状分布,地势南高北低,起伏大,坡度陡,沟谷深,最低海拔1200米,最高海拔2090米,年最高气温39℃,最低气温-5℃,平均气温13.4℃,日照时数1550小时,降雨量1050毫米,无霜期230天。受地貌影响,境内群山间夹杂诸多溶蚀地和深谷,稍大的称坝子,狭窄的称槽,小的称麻塘或窝凼,土地多呈小块坡状,常年耕地55273.3亩,林地74521.5亩,森林覆盖率33.77%。
全乡辖5个村142个村民组,2023年年末共有人口12457户48949人,其中彝族2344户10527人,苗族411户1747人,少数民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25.08%。2023年,全乡农村生产总值实现6.74亿元,其中第一产业产值5.19亿元,第二产业产值1.03亿元,第三产业产值0.52亿元,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4450元,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35278万元和16482万元,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107.3万元。
果珠彝族乡是镇雄县4个少数民族乡镇之一,也是昭通市19个少数民族乡镇中唯一的彝族乡,民族文化源远流长。境内两条赤水河干流拉埃河、鱼洞河经暗河相连贯穿全乡,辖区流域17公里,其中干流12公里,一级支流5公里,水域面积41万平方米,属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核心保护区,沿河溶岩地貌发育良好,溶洞、暗河相互交织,形成溶洞群奇观,极具旅游开发价值。全乡煤矿、硫铁矿、石灰岩资源富集。境内重点交通工程叙毕铁路果珠站已建成使用,镇果公路即将竣工。未来,果珠将成为全县区域性交通枢纽和大宗物资集散中心。
![]() |
主办单位:镇雄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:镇雄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营维护电话:0870-3132198 政务专线:0870-12345 政府网站标识码:5306270005 滇ICP备12000586号-1 网站地图
|
![]() ![]() |